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浙江高考填志愿 > 正文

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 志愿填报方法

2024-04-23 16:03:46 高考助手网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下面是小编收集并整理的2024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 志愿填报方法

一、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重点大学看学校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是重点大学?所谓的重点大学就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省重点大学不算在这个范围内。目前最新重点大学的是国内137所“双一流大学”,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但是目前社会上对于重点大学的认知还停留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上面,一些知名企业也拿这些标准来当做入职的门槛,所以大家在选择重点大学是也要看一下它曾经是否是985高校和211高校,学校的这个标签对你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像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这样的985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很低,如果你能够上这些大学,就不要考虑哪些分数特别高的普通大学了。

而考生和家长眼中的“一本”和“二本”并不是区别重点大学的标签,只是地方招生办为了录取方便而设置的一个规则。不过以上重点大学在大多数地方都是一本高校,但是在有些地方这些重点大学也在二本范围内招生,请大家注意。

2、普通大学挑专业

如果你考不上重点大学的话,在普通大学中选择的话,选择大学专业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因为大学专业将会决定你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未来的生活品质。比如同样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年薪三十万,而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去国营机械厂工作,却只能拿6000的月薪。

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详细了解一下专业,比如这个专业是偏理论研究还是偏实践性,是否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有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学生的就业情况等信息。另外也可以看看你选择的这个专业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一般情况下热门专业的就业情况要好过冷门专业,但是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所以大家对是否是热门专业不必太过于关注!

3、地域差异很重要

在个城市上大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你所选择的大学所在地,将来就很有可能成为你生活的城市。你想留在家乡还是去大城市见见世面也就成为你选择城市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选择城市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它决定你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工资待遇。比如在北京学习人工智能专业,可能会拿到很高的工资,但是如果在一个二线城市学习人工智能专业,未来可能会找不到工作。再比如,在上海学习财经专业,很有可能会进入一些金融公司或者大投行的总部工作,而在二线城市学习财经专业则完全接触不到这些顶尖的金融公司,这也是为什么上海财经大学这所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会高于大多数的985大学。

二、填报志愿前考生需了解哪些信息

一是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管理办法、全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二是招生政策规定。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录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

三是学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必读内容,主要介绍招生规则和录取要求。招生简章是高校为招生特意印制的宣传材料。

四是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主要是指在湖北省招生的高校、专业和招生人数。

五是近几年湖北省的批次线和各院校录取数据。收集近年各批次线、各院校在湖北省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高校的调档线。

六是相关科目成绩要求。相关科目即与所报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

七是就业情况。选择就业率较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择业会多一份机遇。

三、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填报志愿要趁早,不能拖延

高考填报志愿就那几天,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填报志愿在那几天搞定就可以了,其实在填报时有15到20所高校需要填报,要考虑到所填报学校的最低分数线,并估算出大概的今年的最低分数线。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提前准备对各高校的招生简章读懂。保证在填报志愿那几天不会特别的忙。

2、了解所要填报学校,查好资料

一所大学可能决定你未来的命运和前途,不能够盲目的填报志愿。首先应该了解学校现状,客观的了解学校各个方面,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进入学校官网或者上贴吧找到该校,咨询该校的吧友。了解一下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是否为重点学科?是否为“211””985”院校?宿舍环境如何?地理位置在哪?考研比例怎样,就业率如何等等。

3、多考虑一下普通高校

不能因为自己想上某重点大学,而放弃普通高校,重点大学的评比是根据这所学校综合实力而言,如果你对一个专业比较感兴趣,在重点大学是属于排不上名次的,而在一所普通高校,这个专业在全国可以排前几,这样一来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熟悉招生章程和所选专业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能跟着自己感觉走,感觉哪个学校好就去报什么,觉得什么专业好就去学什么,除了熟读招生章程,考生还需要了解所选专业,大学里需要学什么,就业方向等。

5、多给自己选择的余地

很多考生孤注一掷,在志愿填报表上只填了1到2所的学校。如今招生第一批落榜不会影响第二批的录取。在志愿填报表上,多一个选择学校,就多一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