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 附就业前景方向
很多同学关注全国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大学最新排名数据,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额最新的2023年地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表,附加该专业的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数据,希望大家选择该专业时有帮助。
一、地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
地理科学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排名第1)、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2)、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3)、南京大学(排名第4)、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5)、武汉大学(排名第6)、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7)、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8)、福建师范大学(排名第9)、河南大学(排名第10)。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1 | 北京大学 | 地理科学 | A+ |
2 | 北京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A+ |
3 | 华东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A+ |
4 | 南京大学 | 地理科学 | A- |
5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A- |
6 | 武汉大学 | 地理科学 | A- |
7 | 首都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8 | 东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9 | 福建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0 | 河南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1 | 中山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2 | 云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3 | 兰州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4 | 华中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5 | 湖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6 | 华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7 | 西北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8 | 陕西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19 | 辽宁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20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21 | 山东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22 | 西南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23 | 贵州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24 | 西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B- |
25 | 河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26 | 浙江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27 | 安徽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28 | 中国海洋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29 | 青海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0 | 新疆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1 | 天津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2 | 河海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3 | 江苏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4 | 江西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5 | 中国地质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6 | 湖北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7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8 | 上海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3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40 | 四川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41 | 重庆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42 | 云南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43 | 广州大学 | 地理科学 | C- |
二、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地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政府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为主,如地方气象局、测绘局、水务局、地震局、规划局、旅游局等与地理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
目前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以师范院校为主,所以中学教师也是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高中地理教师与初中地理教师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这门学科逐步成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说就是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
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三、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地理科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位。
该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