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广州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5-04 16:36:35 高考助手网

一、广州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广州大学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959名;

2、广州大学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886名;

3、广州大学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182名;

4、广州大学在安徽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356名;

5、广州大学在安徽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4161名;

6、广州大学在安徽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888名;

7、广州大学在安徽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22名;

8、广州大学在安徽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60名;

9、广州大学在安徽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933名;

10、广州大学在安徽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544名;

广州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广州大学在安徽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广州大学在安徽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64 28959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59 5888

2、广州大学在安徽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68 28886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02 5622

3、广州大学在安徽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88 28182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78 5660

4、广州大学在安徽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53 31356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582 5933

5、广州大学在安徽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安徽 理科 本一 574 24161
2018 安徽 文科 本一 563 13544
广州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广州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广州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4广州大学排行榜名单 最新排名一览表
广州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广州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广州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广州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是几本 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广州大学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gzhu.edu.cn/
广州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三、广州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25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4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