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安庆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开设专业一览表

2024-02-22 13:55:46 高考助手网

安庆师范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表演、物流管理、环境科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自动化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安庆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开设专业一览表

一、安庆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
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化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
2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表演、物流管理、环境科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小学教育、历史学、物联网工程、生物科学
3省级重点学科2产业经济学、科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4安徽省重点学科1应用数学
5安庆师范学院重点学科1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安庆师范大学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安庆师范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专业名称本专科
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本科
环境工程本科
环境科学本科
旅游管理本科
酒店管理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生物科学(师范)本科
园林本科
生物技术本科
生态学本科
体育学院运动康复本科
体育教育本科
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本科
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本科
小学教育本科
应用心理学本科
特殊教育本科
化学化工学院(化工新材料产业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材料化学本科
化学本科
黄梅剧艺术学院表演本科
戏剧学本科
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通信工程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车辆工程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自动化本科
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
应用统计学本科
物理学(师范)本科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物联网工程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广播电视学本科
新闻学本科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产品设计本科
动画本科
环境设计本科
美术学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外国语学院翻译本科
英语(师范)本科
商务英语本科
法语本科
英语(中外合作)本科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
秘书学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历史学本科
法学院法学本科
知识产权本科
社会工作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本科
财务管理本科
市场营销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物流管理本科
电子商务本科
音乐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
舞蹈表演本科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三、安庆师范大学简介

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有着“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学校傍依浩瀚长江,毗邻宁安高铁、合安九高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是六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入选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安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办学历史最早可上溯至1897年安徽最大的省学敬敷书院,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7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50余年,学校先后历经敬敷书院、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等办学阶段,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学校安徽高等教育发源地的地位。第二个时期是从1949年至1980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的30年。1949年10月,国立安徽大学迁往芜湖后,学校屡经拆并,几经变迁,饱经沧桑,但办学不辍,薪火传承,相继举办海军联合学校、安庆师范专科学校等。第三个时期是从1980年至2016年,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安庆师范学院时期。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学校发展迎来新生。200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开辟龙山新校区。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第四个时期是从2016年至现在,学校进入安庆师范大学发展的新时期。2016年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踏上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2017年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行列,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在一百二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郁达夫、朱湘、苏雪林、冯沅君、陆侃如、陶因、周建人、范寿康、陈望道、刘大杰、汪静之、梅光迪、饶孟侃、周予同、赵景深、李顺卿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著书立说,弘文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