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甘肃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6 11:47:37 高考助手网

一、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1、2022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7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1519名;

2、2021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2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9748名;

3、2020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7091名;

4、2020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5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8871名;

5、2022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889名;

6、2021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5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219名;

7、2021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1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0858名;

8、2020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332名;

9、2020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0842名;

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甘肃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2 理科 本二 370 71519 市教委
甘肃 2022 文科 本二 429 24889 市教委

2、2021年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1 理科 本二 365 72428 市教委
甘肃 2021 理科 专科 226 109748 市教委
甘肃 2021 文科 本二 457 19219 市教委
甘肃 2021 文科 专科 318 60858 市教委

3、2020年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0 理科 本二 402 67091 市教委
甘肃 2020 理科 专科 254 118871 市教委
甘肃 2020 文科 本二 477 19332 市教委
甘肃 2020 文科 专科 356 60842 市教委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上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宁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重庆城市科技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是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校有永川和巴南(在建)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永川著名风景区茶山竹海之麓和巴南区高职城,现有在校生27000余人。学校设有建筑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设有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4个,其中: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2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申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1个(土木工程),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工、管、经、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已为社会输送5万余名毕业生。2011年,学校获批重庆市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成为教育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参研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单位获批首批重庆市转型发展试点单位;荣获2016年度“重庆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和“重庆市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奖”;2018年获批重庆市第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获批重庆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2019年获批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连续多年获评新华网“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教工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新征程,学校秉持“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道路,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