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甘肃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甘肃576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7 23:28:50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甘肃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甘肃576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甘肃576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甘肃576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甘肃理科57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同济大学(中外合作)、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天津大学(南开区)、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甘肃576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甘肃576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2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3 同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7 1266
4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7 2541
5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4 1406
6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7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8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11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9 2372
12 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13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15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16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7 天津大学(南开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8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19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6 1895
20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3 2092
21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22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23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24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25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6 2634

常规志愿是什么意思

常规志愿就是本科一到二批,或者专科一批和二批第一次录取时需要填报的志愿。常规志愿是按照志愿一,志愿二的顺序检录,也就是说第一志愿是你最想去的,以此类推。常规志愿是相对于特殊类型招生而言的。

特殊志愿是指高考结束后,包括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的学生,在高考之外参加过其他相关评定,并依据此评定参加对应学校的相关招生,在参加高考时一般就以理工类和文史类之外的其他种类学生参加。高考结束后进行相关填报。而特殊志愿就是指填报这些种类的志愿。

常规志愿怎么填报

采取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但同时需注意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

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作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则填“垫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

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甘肃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甘肃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甘肃省2024年高考前100名 今年高考状元是谁
甘肃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甘肃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2024年甘肃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甘肃陇南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甘肃天水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甘肃武威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甘肃庆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甘肃理科576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2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3 同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7 1266
4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7 2541
5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4 1406
6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7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8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11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9 2372
12 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13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15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16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7 天津大学(南开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8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19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6 1895
20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3 2092
21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22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23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24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25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6 2634
27 武汉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5 2243
28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6 2169
29 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6 2887
30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6 3767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4 3067
32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7 2809
33 天津大学(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1 4258
34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3 2363
3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9 2666
36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90 1942
37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9 2666
38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4 3067
39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9 3487
40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9 3487
41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1 3304
42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1 3304
43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0 3403
44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9 3487
45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3 3132
4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0 2583
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6 3767
4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6 3767
49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2 4161
50 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9 2983
5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4 3421
52 中山大学(珠海市)(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4 3421
53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90 2899
54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5 3340
55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6 3249
56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6 3249
57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2 5854
58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6 3249
59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2 3607
60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7 3158
6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7 3158
62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5 5443
6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0 3804
6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0 3804
65 吉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5 4279
66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7 3158
6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0 4877
68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5 5443
69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4 4386
70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3 4507
7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3 4507
72 南京理工大学(武器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0 4877
73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1 4742
74 苏州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3 5723
75 东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1 5974
7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2 5854
77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7 5230
78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4 5570
79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7 4083
80 深圳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1 5974
81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1 5974
82 重庆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6 5328

高考志愿填报操作流程

1.网上志愿填报流程

(1)准备工作。考生填报志愿前,必须查阅本省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刊及本省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补充内容等,弄清本省的投档录取规则、设置的填报批次、各批次填报时间、在本省招生的院校和招生专业及其往年的录取情况、高校招生章程等重要内容。

(2)填写草表。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要填报的相应批次的院校和专业志愿。因时间有限,考生先把确定的院校和专业志愿填入志愿草表中,再登入网站进行填报。

(3)网上填报。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填报系统,按照系统提示操作,将志愿表上的内容一次性准确迅速录入相应批次的志愿栏中,保存、提交,逾期不得填报志愿。部分省份只有保存按钮,保存即可。

(4)志愿修改。志愿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考生可上网修改自己的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任何人将无法更改考生志愿信息,以最后一次保存、提交的志愿为准。

(5)志愿查询。填报完志愿后,考生可通过“志愿查询”菜单浏览自己所填志愿和志愿草表是否一致,避免输错代码而导致所填志愿有误。如无误可通过“志愿查询打印”菜单打印所填志愿留存。

(6)签字存档。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打印志愿信息表,签字后交给报名点,被存入考生档案;部分省份没有这一步骤,网上志愿保存、提交后就不需签字确认。

2.网上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填报志愿的时间有限,所以填报志愿前,考生一定要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牢记填报的起止时间,慎重考虑并准确填写志愿草表。

(2)首次登录网上填报网址,考生一般会被要求修改原始密码才能进入下一步。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志愿填报密码,不要把密码透露给他人,更不可让他人代替填志愿。

(3)若忘记密码,可根据填报系统提示操作重新找回或重置密码;无法重置的,本人及时持准考生和身份证到报名所在地的招生考试机构重置。

(4)首次登录网上填报网址时,考生还需要填写联系人、联系电话及地址,一定要填准确。录取期间,高校可能会因某些问题致电考生或家人,若联系电话填错了会影响录取。

(5)减少在填报页面的滞留时间。由于考生数量大,为了确保后台系统正常运转,各省都会规定单次填报志愿的时间,若考生在填报页面滞留时间超长,页面会自动关闭,考生将被强制退出系统,之前填写的志愿也无法及时保存。

(6)填报时分批次及时保存。一般而言,填报系统会被设计为分批次进行保存,因此考生在填报了一个批次志愿后及时点击本批次保存按钮,避免志愿信息丢失。

(7)考生尽早上网填报志愿,并提交。避免在截止前几个小时扎堆填报,特别是网络条件差的地区要避免高峰期上网填报,防止在填报结束前网络拥堵不能登录填报网站。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系统将关闭,考生将不能再上网填报。

(8)考生需慎重对待志愿修改。部分省份对修改次数有限制,超过后就不能修改,也有省份规定一旦提交,志愿将被锁死,无法修改;没有限制次数的考生,也不建议多次修改,网上填报以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若最后一次修改时,出现问题,无法在截止时间前保存志愿,后果自负。

(9)考生要及时查询本人的录取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相应批次填报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要及时按规定的时间网上填报征集志愿,不要错过能被录取的机会。

(10)填报志愿的每一步,考生都要记得保存、提交,以最后填报保存、提交的志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