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广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07:14:10 高考助手网

一、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442名;

2、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136名;

3、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625名;

4、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970名;

5、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033名;

6、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677名;

7、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754名;

8、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350名;

9、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492名;

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0 15442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0 15136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610 15625

2、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4 14970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614 15033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5 14677

3、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广东 理科 - 本科 613 13754

4、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广东 理科 - 本科 580 14350

5、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广东 理科 - 本科 582 14492
北京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北京科技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北京科技大学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北京科技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北京科技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建校六十九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