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广东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广东药科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11-13 11:47:47 高考助手网

广东药科大学最好的专业有ESI全球排名前1%:农业科学、药理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中药制药、生物技术等。

广东药科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一、广东药科大学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名单

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
1ESI全球排名前1%4农业科学、药理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
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中药学、药物制剂、临床医学、药学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中药分析、中西医结合基础
4校级重点学科12思想政治教育、外科学、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学、生物学、中药学、药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
5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3中药学、药剂学、药学
6“珠江学者”设岗学科1药学
7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1临床药学
8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中药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预防医学
9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预防医学、药物制剂、药学
10广东省特色专业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生物技术、中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物制剂、药学
11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1生物制药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序号专业层次数量专业
1国家级2药学、药物制剂
2省级(直辖市)10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药制药、数字媒体技术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二、广东药科大学院系及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广东药科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专业名称本专科
医药化工学院应用化学本科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国际教育学院药学(国际班)本科
食品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生物信息学本科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生物工程本科
生物技术本科
生物制药本科
生物科学本科
海洋药学本科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
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
护理学院护理学本科
医药商学院电子商务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社会工作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保险学本科
经济学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市场营销本科
物流管理本科
中药学院中药学本科
中药制药本科
药学院药物化学本科
制药工程本科
临床药学本科
药学本科
药事管理本科
药物分析本科
药物制剂本科
健康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
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临床药学院(整合药学院)临床药学本科
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
中药资源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
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口腔医学本科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三、广东药科大学简介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1958年创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19个学院(部)、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其中药物制剂、中药制药、药物分析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排名分别居全国第8、第9、第10,省内第1、第2、第1。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3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内科学等19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4万余人。 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以药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群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2017年率先跨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续至今,化学、药理与毒理学于2020年、农业科学于2021年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并列第21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2018、2019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3、前5%。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包括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