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四川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四川农业大学
1、2022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四川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301名;
2、2021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四川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315名;
3、2020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四川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491名;
二、四川农业大学在广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广西 | 2022 | 理科 | 本一 | 529 | 21301 | 省政府 |
2、2021年四川农业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3 | 18315 | 省政府 |
3、2020年四川农业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广西 | 2020 | 理科 | 本一 | 548 | 20491 | 省政府 |
三、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166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0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0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4人、副教授571人;博士生导师318人、硕士生导师8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领军人才13人、天府*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2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7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7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69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9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