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08-31 09:18:59 高考助手网一、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7568名;
2、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3651名;
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8340名;
4、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8305名;
5、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5992名;
6、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0732名;
7、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0112名;
8、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0001名;
9、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9624名;
10、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6019名;
二、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二 | 351 | 137568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二 | 428 | 50732 |
2、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二 | 362 | 123651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二 | 414 | 50112 |
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广西 | 理科 | 本二 | 355 | 128340 |
2020 | 广西 | 文科 | 本二 | 383 | 50001 |
4、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广西 | 理科 | 本二 | 361 | 118305 |
2019 | 广西 | 文科 | 本二 | 393 | 49624 |
5、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广西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8 | 广西 | 理科 | 本二 | 345 | 115992 |
2018 | 广西 | 文科 | 本二 | 408 | 46019 |
三、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位于古都西安,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与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03年,原名叫西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正式成立。学院依托西安科技大学六十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科优势,秉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开设定制班、共建基地、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奋斗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建设特色鲜明、国际化、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使命和愿景。学院现设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五个二级学院,本、专科专业50个,涵盖工、管、文、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88余万元,在校学生11000多人,校园环境清新幽美、教科研条件达到教育部规定。学院秉持“自强不息、日新月异”的校训,通过与国外优质高校、国内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形成本科、专科、国际教育三位一体,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