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5-09 14:25:36 高考助手网

一、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329名;

2、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150名;

3、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937名;

4、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097名;

5、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737名;

6、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37名;

7、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09名;

8、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73名;

9、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83名;

10、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96名;

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26 10329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40 1437

2、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48 8150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77 1009

3、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80 8937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73 1373

4、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93 7097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73 1383

5、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82 8737
2018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63 1196
华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华南师范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华南师范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scnu.edu.cn/
华南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华南师范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2023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华南师范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华南师范大学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三、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23名(含兼职,项目数)、省级人才298人(含兼职,项目数),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25人(含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