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23:31:56 高考助手网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

1、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8479名;

2、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7819名;

3、2021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8555名;

4、2020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8629名;

5、2020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1501名;

6、2022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6538名;

7、2022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663名;

8、2021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613名;

9、2021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岭南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106名;

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2 理科 本二 466 98479 省政府
江西 2022 理科 本二 484 77819 省政府
江西 2022 文科 本二 493 36538 省政府
江西 2022 文科 本二 525 16663 省政府

2、2021年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1 理科 本二 484 78555 省政府
江西 2021 文科 本二 501 44613 省政府
江西 2021 文科 本二 560 13106 省政府

3、2020年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0 理科 本二 469 98629 省政府
江西 2020 理科 本二 511 61501 省政府
江西 2020 文科 本二 541 12847 省政府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岭南师范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岭南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岭南师范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上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岭南师范学院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岭南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岭南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岭南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岭南师范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雷阳中学堂,1904年始设师范科,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声誉良好。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学校是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0年),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列入广东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7年被推选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等称号。学科专业体系完备。设有29个(含8个挂靠)二级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教育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现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专业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形成了门类齐全、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2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和化学)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和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汉语言文学和小学教育)、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学校面向22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000多人。办学资源丰富。校园占地面积2569亩(寸金校区1009亩,正在规划建设的湖光校区156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46.96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1424种,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65个,电子图书329.12万册,电子期刊5.06万种、115.75万册。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有国家级基地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4个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建有省级教学平台14个,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5个以及湛江市重点实验室4个。设有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国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6个、一般科研平台24个。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名,“*”1名,“珠江学者”1名,高级职称教师600多名,博士学位教师500多名,双师双能型教师740多名。151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26人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62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48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0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人才培养质量优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2018年,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突破600人,考研录取率突破10%,考研录取率居省内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疆、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2019年,4名校友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仅有41名)。对外合作交流广泛。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800多人。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