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6 09:20:37 高考助手网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2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9859名;

2、2021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5429名;

3、2020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1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名;

4、2022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0754名;

5、2021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9809名;

6、2020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1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5038名;

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2 理科 专科 327 119859 省政府
江西 2022 文科 专科 334 70754 省政府

2、2021年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1 理科 专科 299 155429 省政府
江西 2021 文科 专科 332 79809 省政府

3、2020年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0 理科 专科 165 - 省政府
江西 2020 文科 专科 310 95038 省政府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鹰潭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www.jxytxy.cn/html/830/#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2024年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口碑评价好不好)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院校,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能不能转专业(申请条件时间)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分配查询(几人间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吗)
2024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比较好的专业有哪些(重点+特色)

三、鹰潭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置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2002年4月,在鹰潭师范学校基础上,通过省政府综合办学能力评估,设立鹰潭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学院迁入信江新区滨江路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实训工厂、智慧教室、图文信息中心、标准型运动场、体育馆等,学生公寓空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新校区与信江河相依相伴,校园环境优美怡人, 设施先进智能,文化气息浓厚,生活交通便利,是理想的读书治学园地。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师17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4名;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占比24%以上;“双师型”教师29名。学院加强校企、校校交流合作,长期聘请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1000万元,重点用于各专业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培养和培训。学院目前设有5个系部,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产品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和制作、会计、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26个专业。2020年新校区建设中投入资金1亿元,更新和添置各专业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设备和图书资料,以高端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大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学院秉持“厚德、笃学、优术、自强”校训,依托鹰潭“大教育”发展优势,主动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主动服务国家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产业办专业,努力实现与行业、产业的协同共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优良条件。学院曾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