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辽宁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辽宁61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5 11:08:23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辽宁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辽宁610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辽宁61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辽宁610历史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辽宁历史61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今年辽宁610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辽宁610分历史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09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2 413
3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3 675
4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7 532
5 南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2 406
6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27
7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12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3 1047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1 444
10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4 646
11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6 567
12 天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6 571
13 东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0 453
14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1 1156
15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502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476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5 971
18 中山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22
1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8 1285
2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501
21 四川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13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490
23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18
2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6 927
25 中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7 900
26 湖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3 1048
27 重庆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8 867
28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37
29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8 866
3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3 1060
3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38
3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5 955
33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6 1388
34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6 1392
35 东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6 1393
36 兰州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7 1334
37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0 1173
38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0 780

铁路包分配的专科学校有哪些

目前没有包分配的专科学校,小编整理了一些铁路就业好的专科学校。对于一些高考分数不高的学子来说,要在铁路局工作,可以考虑以下铁路类专科院校,认真学进入铁路系统就业,不是很难的事情。

1、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路相关专业毕业的学子,进入铁路局工作的概率是很大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受铁路系统欢迎的程度很高。

而且,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也有较好的表现。如武汉铁路局2021年校招拟录用人员中,就有不少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有很多进入到了铁路局就业,并且薪资待遇不低。

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样,除了在省内有一定的“统治力”外,在省外同样吃香,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在泛珠三角洲地区的铁路局就业。

辽宁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辽宁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辽宁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辽宁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辽宁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辽宁本溪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葫芦岛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营口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铁岭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阜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辽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抚顺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辽宁历史610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09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2 413
3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3 675
4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7 532
5 南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2 406
6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27
7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12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3 1047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1 444
10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4 646
11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6 567
12 天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6 571
13 东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20 453
14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1 1156
15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502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476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5 971
18 中山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22
1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8 1285
2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501
21 四川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13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9 490
23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8 518
2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6 927
25 中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7 900
26 湖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3 1048
27 重庆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8 867
28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37
29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8 866
3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3 1060
3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2 738
3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5 955
33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6 1388
34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6 1392
35 东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6 1393
36 兰州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597 1334
37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00 1173
38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2 610 780
39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3 909
4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2 975
4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1 2329
42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3 936
43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3 938
44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7 1197
4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0 1050
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1 1531
47 吉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0 2422
48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4 1389
49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4 2061
5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3 2135
5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2 1477
52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6 1886
53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6 1267
5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3 919
5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5 1324
56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3 1413
57 东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7 1221
5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4 2030
59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2 1482
60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0 2367
61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0 1621
62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5 799
63 深圳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9 1682
64 暨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9 2530
65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6 1223
66 兰州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1 1522
67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1 2324
68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5 1971
69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7 1858
70 河海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4 2085
71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7 1812
72 东华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1 1528
73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5 2015
74 北京语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3 1433
75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7 1791
76 江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3 2153
77 西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3 2155
78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6 1895
79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0 1636
80 安徽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1 2279
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7 2687
8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6 1901
83 西南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0 1058
8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1 1542
85 福州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1 2325
8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3 2102
87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5 2915
88 长安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9 2481
89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5 2858
90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1 1012
91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3 2131
92 华中农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9 2526
93 南京农业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0 2434
9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7 1845
9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5 1988
96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13 1412
97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23 907
98 南京财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5 2857
99 宁波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5 2845
100 上海海事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3 2118
101 广东财经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7 2710
102 江西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606 1870
103 重庆师范大学 公办 历史/本科 辽宁 2021 596 2759

高考志愿填报:选报[新增专业]四大秘诀

何谓新增专业

对新增专业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判断:

一种是“国家新增专业”,也就是以前高校从未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如,2011年国家新增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另外一种是指,某高校新增专业。也就是说,某专业以前就有高校开设,只是对于某个学校来说从来没有开设过,现在新增加了,称之为“高校新增专业”.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招生的本科新增专业“西班牙语”这就可以称为北理工的新增专业,而以前西班牙语专业在北语、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开设的多年。

报考新增专业的顾虑

国家新增专业和高校新增专业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从反馈来看,考生家长对报考新增专业一般存在一些顾虑。

一是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

考生家长在面对第一年招生的新增专业时都会遇到没有往年数据做参考的问题。没有参考数据报考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就没底。

二是对所报学科专业缺乏了解。

尤其是国家新增专业,考生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专业名称,更别提弄清它学的是什么,对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准确的预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些顾虑都很有道理,所以,在报考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慎重选择。

选报新增专业小秘诀

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

选择新增专业一定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考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国家新增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如果经过考察,某一专业真的是你兴趣所在,所学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长,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气质性格比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选专业的范畴。

2.选报时参考整体专业平均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高校新增专业录取分数很高,有的则录取分数比较低,这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不管怎样,新增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应该在开设院校提档分数线之上,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考生家长一定要参考所报院校整体专业录取分数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数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这样才能提高录取几率。

如果学校开设的专业比较多,那么可以看看该校是否开设过和新增专业相近的专业或学科类,查看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取中间段分数作为参考。

3.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当同一个新增专业不同院校都有开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一般来说,如果新增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还有不少国家新增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一个专业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联网专业,就涉及到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测控专业、通信专业、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当你对某个专业一无所知时,其实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领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围,在专业相同,院校需要多选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本身在某一领域就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院校。

还以物联网为例,和物联网联系比较紧密的有计算机和通讯专业,报考时就可以找计算机专业或者通讯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4.选择相近专业“曲线救国”

确实像很多考生家长顾虑的那样,新增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没法准确把握。但这也要分别来看,对于“高校新增专业”来说,虽然新增某专业的高校无数据可查,但是,其他同层次开设了该专业高校的录取、报考、就业等数据完全可以借来参考。只要慎重选择学校就可以了。

而国“家新增专业”可能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参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既然国家开设了这个专业,说明未来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时间,可能学生都毕业了这个行业依然没有成熟的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个新增专业或有志于这个领域,又举棋不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先从其他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着手,搞一下“曲线救国”.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厚基础,本科阶段更偏向于打基础、通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选择一个基础方向学精、学专,未来可以从事更高端领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响就业,转专业也会比较容易。因为好的基础才是专业发展的支持。

平行志愿投档潜在风险与认识误区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分科类将考生投档分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第1名、第2名、第3名……第n名),然后依据位次顺序对考生逐一检索,考生A、B、C、D等若干个平行志愿中满足投档条件的,按最靠前的志愿院校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潜在风险与认识误区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缓解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没有风险。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第一,正常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第二,专业志愿不愿意调剂。第三,定位不准排序不慎重风险。第四,梯度不合适的风险。

从往年填报指导来看,众多考生和家长主要有以下错误认识。

误区一:志愿没有先后

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平行之中不是平等关系,暗藏着先后顺序。当考生满足多所学校投档条件时,要按A、B、C、D(E、F)的顺序对考生志愿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误区二:可以一档多投

事实上,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考生每批次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最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一所院校。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不当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则不会再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求志愿。

误区三:没有退档风险

实际上,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是按各自招生规模分别设置一定的投档比例,且投档比例大多大于其计划招生数,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与志愿填报的高校的实际要求专业成绩有差距时,投档后会被退档。

误区四:同批次先后录取

在实际录取中,所有批次投档检索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投档环节。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