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辽宁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辽宁264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5 13:14:41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辽宁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辽宁264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辽宁264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辽宁264物理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辽宁物理26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山东英才学院、辽宁理工学院、长春健康职业学院、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九江理工职业学院、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桂林山水职业学院,今年辽宁264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辽宁264分物理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6 131046
2 山东英才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8 129417
3 辽宁理工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54 132320
4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0 130546
5 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6 131046
6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7 130824
7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4 129960
8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5 129857
9 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6 129697
10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3 131410
11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6 129697
12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3 131361
13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4 129916
14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59 131880
15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7 130926
16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3 131410
17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6 131046
18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49 132853
19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8 130805
20 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7 129553

专业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专业平行志愿意思是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又考虑到专业优先录取,以浙江高考为例,80个专业院校志愿逐一检索,哪个符合录取哪个专业。
专业平行志愿虽然看似很有优势,但大家报考时一定要符合报考学校的条件或选择服从调剂,否则一旦分数够了条件不符,投档后很可能被退档,落榜。专业分数高,报考学校投档线低,如果不服从调剂,容易投档。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顺序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模式而言的,指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均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多个志愿,如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录取前填报的平行志愿均为第一志愿。
首先明确,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批量投挡,考生只能被其中一所院校投档。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辽宁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辽宁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辽宁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辽宁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辽宁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辽宁本溪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葫芦岛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营口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铁岭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阜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辽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辽宁抚顺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辽宁物理264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6 131046
2 山东英才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8 129417
3 辽宁理工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54 132320
4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0 130546
5 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6 131046
6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7 130824
7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4 129960
8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5 129857
9 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6 129697
10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3 131410
11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6 129697
12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3 131361
13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4 129916
14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59 131880
15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7 130926
16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3 131410
17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6 131046
18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49 132853
19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68 130805
20 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2 277 129553
21 桂林理工大学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6 100035
22 牡丹江大学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0 100407
23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9 100465
24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1 100910
25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5 100053
26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50 101349
27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9 99798
28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5 100727
29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2 100278
30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6 100648
31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4 100128
32 济南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3 100816
33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3 100199
34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5 100064
35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56 101117
36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6 99985
37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3 100809
38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51 101333
39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0 100408
40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9 100463
41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3 100181
42 私立华联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2 100279
43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79 99764
44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65 100704
45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民办 物理/专科 辽宁 2021 256 101135

高考填志愿的5条经验

  • 名校>城市>学校(非名校)>专业

但其实填志愿并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天赋、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方案不一定适合你。

比如吴军老师或者香帅老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他们的都会把城市排在第一,把专业排在最后。

(图片来自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他们这样的大牛平时接触到的都是人群中最优秀的那一批。

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些人有极强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在工作实践中把自己培养为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大城市带给一个人的眼界、人脉和机遇,远比专业知识要重要得多。

但如果一个人能力平平,也不愿意吃奋斗的苦,也无法承担太大的精神压力,那么对他来说,选择一个稳妥的、收入水平还不错的专业,未来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这可能才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学校、城市、专业这三者间的排序时,一定要先问一问自己,你的天赋、自律程度、承压能力到底在什么水平上,你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做出适合你的选择,这是其一。

其二,某些特定的行业,城市和学校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

比如新闻系,城市肯定比学校优先级要高。

但如果是建筑专业(特别说明一下,建筑和土木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行业里有一个自己的排名,他们认“建筑老八校”,也就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三,如果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有某个特别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那么我建议你跟随自己的内心优先去选择专业(前提是你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困难)

一个人如果走的是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那条路,往往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且也会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其四,上面这一条其实要考虑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家庭背景。

比如王思聪,他学的是哲学专业(伦敦大学),对于像他这样的富二代,接受博雅教育,提升思辨能力,远比学习某种技能更加有用,毕竟人脉和资源他们家有的是。

但如果你家比较困难,你还非要去读哲学这类不太好就业的专业,那我觉得你应该慎重考虑。

越是资源匮乏的家庭,就越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相对来说,工科专业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选择。

当然,工科领域其实也可以再细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这个后面再说。

其五,选择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进步可能会给行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一些初级的脑力工作可能会被逐步取代,比如简单的图文编辑、病人的预诊断、给律师整理资源的助理、模板化的工程设计图等等,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应该会做得比人类更好。

当然,由于现在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都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层面(关于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这里不再专门讲了),所以人工智能无法替代高级的脑力工作,专业领域的大牛依然会非常有价值。

但对于那些打下手的助理或者半吊子,他们很可能会丢掉饭碗。

所以像过去那样学一个学业然后干到退休这种事,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想要不被时代淘汰,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上5点是我最近想到的,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补充,但仅仅是从以上5点就可以看出,填志愿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真的很多,而且完全是因人而异、因领域而异的,无法一概而论。

下面这部分是我去年整理的一些资源,仅供参考(数据部分已做了更新)。

01\填志愿要考虑的因素无非是学校、专业和城市,如果要排一下优先级,我的看法是:

  • 名校>城市>学校(非名校)>专业

这里我把学校分成了名校和非名校,如果你分数够高,一定要选名校。

人是肤浅的动物,总是先看外在,再看内在。

  • 外在首先看脸,其次就是看标签,而学校是伴随你一生的标签,好学校就像是有光环笼罩,这是其一。

想想看,为什么李健叫“清华哥哥”?

以及最近这两年冒出来的一些年轻创业者,如果有一个“北大”或者“清华”的标签,他们一定会拿出来作为宣传的亮点的,而且也真的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注意,这就是标签的作用。

  • 大学四年是塑造价值观和完善你知识结构最重要的阶段,好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眼界格局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其二。

大三时,有学长获得了“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的金奖,回来后和我们分享心得。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和清华北大一般的学生比,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和清华北大顶尖的学生比,眼界和格局上确实有差距。”

你有没有想到一个成语——田忌赛马。

985学校之间也是有差距的,我所在的学校的上等马能赢清华北大的中等马,但同一层次比,确实有差距。同理,985和211比,211和一般高校,都能以次类推。

  • 好学校意味着你能结识一群优秀的校友,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会成为你未来的盟友,这是其三。

我的高中同学MAO曾经对国内的“关系”深恶痛绝,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去了美国。

多年以后他对我说,原来美国也是讲关系的,他们讲的是校友关系,因为这是精英之间的身份认同。并且,这种基于校友关系的人脉资源还会延续到下一代。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一代藤校,代代藤校。”这个说法有点极端,但不无道理。

在国内,“北大屠夫”陆步轩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他毕业于北大,却在长安街头卖猪肉,一度成为“读书无用论者”嘲笑的把柄。几年后,北大学长陈生邀请陆步轩一起开办屠夫学校,还共同打造了“壹号土猪”品牌,2015年他们的公司销量超过11亿。

精英之间的联盟,连卖猪肉都能卖到全国最好。

所以,如果能去名校,一定要去名校。

对于本科生,我想提醒你们的是,考研是推开名校大门的另一次机会,而且相比于高考,会容易不少(高考的竞争比考研的竞争要激烈很多,因为几乎所有的应届生都要参与,而到了考研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一流名校的本科生有不少会选择出国、创业或者工作,也有一些原本天赋不错的人会迷恋游戏自甘堕落,所以对于那些坚持努力的人来说,通过考研进名校,其难度相比于高考来说,其实是降了一个level的)。

P.s普通学校也能出“黑马”,只是概率很低。就比如想成为马云的人有千千万万,但马云只有一个。还有就是要特别说明的是,马云虽然不是名校出身,但人家是80年代的大学生(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就已经是社会的精英了(那个年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

02\如果去不了好学校,那就选择你想去的城市

能在北上广读二本,就别去云贵甘肃读一本。(注:这里的普通一本不包括985和211)

这不是地域歧视,而是理性的分析。

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未来的趋势是资源和人口将持续往大城市集中(个别国家政策强力扶植的中西部城市除外),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拉大。大城市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广阔的平台视野,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志同道合的氛围。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很直接的理由——本地就业(实习)会有很大优势。

吴军老师曾在他的专栏中也写过填志愿的建议,其中点到过几个城市。

按优先级,第一梯队是北京和上海,第二梯队是南京、杭州、广州,第三梯队是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

“首先,中国一线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的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即南京、杭州),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我在腾讯时,我们只到上述城市进行校招,当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而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和我们竞争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Google、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吴军老师的观点其实已经有一点滞后了,随着深圳这座城市的迅猛发展,现在深圳大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加入,毕业生本地就业也会有明显的优势。

再比如在QS2019全球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211高校)已经排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老牌985高校之前。

当然,任何一个排名都会有争议,并不说上海大学就真的比上面几个985高校要强,但这里至少能看出一点,城市真的能给它所在的学校加分不少。

03\专业和行业前景

谈行业前景之前先来说3点:

  • 你未来的薪酬主要取决于行业需求,而不是你读了多少书,有没有留过学。

  • 你在公司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程度。

  • 未来是属于技术宅和“高感性”人群的(这条是我个人对未来的判断)

技术宅,指技术上很牛逼的人。美团、滴滴、蚂蚁金服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出现都要靠大数据、云计算来支撑。还有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是人工智能,这个属于面向未来的领域,谷歌、百度这类的科技公司都在高薪搜罗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高感性人群,说的是能做出好看、独特、搞笑和让人感动的东西的人群,因为体验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千金难买我高兴。

如果你属于以上两类人,老板会抢着要你,甚至你可以在小有所成之后自己开公司,典型的如前几年靠短视频成名papi酱。

再比如最近很火的李佳琪,他说话的时候表情丰富声音魔性特别有感染力,所以带货能力极强,创造了5分钟卖掉1.5万只口红的商业传奇。

这就是高感性人群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恰恰是人工智能永远都无法取代的(当然,能不能走得远,内在是关键)。

具体到专业,如果你很明确的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方向,那就跟随自己的内心。风水轮流转,热门冷门永远在变换,追热门不如好好发挥你的天赋和特长。

如果你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理科生可以考虑高势能专业,或者比较稳的工科专业(前者对应新兴行业,后者对应传统行业)。

高势能专业是指一些门槛较高,别人不容易学会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这是面向未来的专业,现在缺口极大,收入也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