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通化师范学院最新排名 通化师范学院排名第628名

通化师范学院是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畔、中朝边境的通化市。学校始建于1929年,为辽东省立(通化)第六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重建为通化师范专科学校,隶属吉林省。1962年,吉林省保留20所高校,通化师专并入四平师专,留下了空校址。在停办八年后,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再次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59.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350.45万元,馆藏图书总量218.09万册。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11个科研院所。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620人,专科生734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6890人。现有教职员工801人,专任教师60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5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有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优秀人才34人,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聘用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58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

通化师范学院最新排名 2018通化师范学院排名第628名

在校友会排行榜上,通化师范学院2017年在全国排名是628名;通化师范学院2016年在全国排名是620名;通化师范学院2015年在全国排名是583名。以下是通化师范学院历年在全国排名表,供大家参考:

年份排名院校类型
2017628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6620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5583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4472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3546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2538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1554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0569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在金平果排行榜上,通化师范学院2017年在全国排名688名;通化师范学院2016年在全国排名667名;通化师范学院2015年在全国排名是682名。以下是通化师范学院历年在全国排名表,供大家参考:

年份排名院校类型
2017688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6667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2015682通化师范学院师范

学校现有50个本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5个,非教师教育专业25个,兼招专业10个,涵盖文学、理学、法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形成了与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优秀课52门,东西部联盟上线慕课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

学校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16个。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863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5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6项,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6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2项。

学校与国(境)外38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换生、“2+2”、“3+1”及短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交流培养项目,先后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目前共派出107名学生出国(境)学习,现有留学生学历生17名、语言生3名。2015年,学校与通化市人民政府合作,集聚地方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成立应用技术学院,整合中药学、药物制剂等8个本科专业构成医药健康产业专业集群,申报专业集群转型试点,获得省教育厅批准,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之路。

学校始终秉承“崇德广业、与时偕行”的校训,坚守“质朴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方略,紧密围绕“一山一城、一族一史”,即“长白山自然资源开发、通化医药城建设、满族民间文化传承、高句丽史学研究”,积极发挥办学优势,努力探索教学质量提升有效途径。多年来,学校潜心育人,为吉林省东南部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被国家语委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获得“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获“吉林省模范集体”。

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地方高校办学职能,主动融入吉林振兴发展战略和通化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化水平、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