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云南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2025-10-12 09:21:18 高考助手网

一、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2、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生物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3、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软件工程((网络攻防方向))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

4、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软件工程((智能设备方向))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

5、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6、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英语((师范类)只招英语语种)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二、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财务管理 云南 2022 / 本二 44 3 - 理科
生物工程 云南 2022 / 本二 49 3 - 理科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云南 2022 / 本二 72 3 - 理科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方向)) 云南 2022 / 本二 32 12 - 理科
软件工程 ((网络攻防方向)) 云南 2022 / 本二 34 10 - 理科
软件工程 ((智能设备方向)) 云南 2022 / 本二 35 10 - 理科
物流管理 云南 2022 / 本二 45 2 - 文科
英语 ((师范类)只招英语语种) 云南 2022 / 本二 62 2 - 文科

2、2021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生物工程 云南 2021 / 本二 45 5 - 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云南 2021 / 本二 47 2 - 理科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云南 2021 / 本二 64 4 - 理科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方向)) 云南 2021 / 本二 30 12 - 理科
软件工程 ((网络攻防方向)) 云南 2021 / 本二 32 10 - 理科
软件工程 ((智能设备方向)) 云南 2021 / 本二 33 10 - 理科

3、2020南阳师范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园林 云南 2020 / 本二 48 4 - 理科
生物工程 云南 2020 / 本二 53 4 - 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云南 2020 / 本二 54 5 - 理科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云南 2020 / 本二 74 4 - 理科
软件工程 ((网络攻防方向)) 云南 2020 / 本二 34 4 - 理科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方向)) 云南 2020 / 本二 35 4 - 理科
软件工程 ((智能设备方向)) 云南 2020 / 本二 51 4 - 理科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南阳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南阳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阳师范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阳师范学院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南阳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南阳师范学院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阳师范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5原创)

三、南阳师范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南阳师范学院为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51年的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南阳师范学院。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高校予以重点建设。学校占地面积2190亩,建筑面积85.2万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中、外文纸质图书238万册,电子图书160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7500余人。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余人,博士近400人,专任教师1230余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原青年拔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