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运动康复专业大学排名榜 附前十名单
一、全国运动康复专业大学排榜
根据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3年最新全国运动康复专业排行榜数据可知,排在第一名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第二名是苏州大学、第三名是北京体育大学、第四名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五名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六至十名依次为福建医科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锦州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二、2023年全国运动康复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排名 | 大学名称 | 专业名称 | 评估等级 |
---|---|---|---|
第1名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名 | 苏州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名 | 北京体育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名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5名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6名 | 福建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7名 | 上海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8名 | 锦州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9名 | 川北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0名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1名 | 大连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2名 | 西南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3名 | 山西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4名 | 安庆师范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5名 | 长治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6名 | 广西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7名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8名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19名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0名 | 广西科技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1名 | 天津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2名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3名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4名 | 武汉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5名 | 昆明医科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6名 | 首都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7名 | 延安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8名 | 沈阳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29名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0名 | 南京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1名 | 蚌埠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2名 | 潍坊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3名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4名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5名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6名 | 湖南医药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7名 | 山东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8名 | 长沙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39名 | 河北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0名 | 黄河科技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1名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2名 |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3名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4名 | 吉林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5名 | 郑州工商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6名 | 郑州商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第47名 | 山西工商学院 | 运动康复 | 等级未公布 |
三、运动康复专业简介和学习课程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康复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受到运动康复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处理基本疾病的能力。
四、运动康复专业属性和就业方向
运动康复专业属性
运动康复专业 | 运动康复专业基本属性 | |
学历层次 | 本科 | |
修业年限 | 四年 | |
授予学位 | 教育学学士,理学学士 | |
文理比例 | 23:77 | |
男女比例 | 55:45 |
运动康复专业就业方向
运动康复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适合在医疗机构工作,也可以自行开设运动康复所,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体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运动训练基地、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专业运动队、各级医院的康复机构、体育运动基地、健康休闲俱乐部、职业运动俱乐部、养老院、社区、健康与康复科研所、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健康测定与评估、健身指导、卫生保健、医疗监督、科学研究及行政管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