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辽宁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6 06:26:03 高考助手网

一、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类考生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473名;

2、2021年辽宁高考历史类考生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5480名;

3、2022年辽宁高考物理类考生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0832名;

4、2021年辽宁高考物理类考生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8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4801名;

5、2020年辽宁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8901名;

6、2020年辽宁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742名;

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辽宁 2022 历史 - 专科 444 24473 省政府
辽宁 2022 物理 - 专科 423 80832 省政府

2、2021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辽宁 2021 历史 - 专科 480 25480 省政府
辽宁 2021 物理 - 专科 381 84801 省政府

3、2020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辽宁 2020 理科 - 专科 417 78901 省政府
辽宁 2020 文科 - 专科 500 19742 省政府
2024年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广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深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多个第一。学校依托珠三角产业发展,秉承深圳特区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各项事业取得骄人成绩,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为紧密契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在2016年底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服务、五个定位、一个率先”的战略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服务、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深圳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市民终身教育学校与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要基地,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职业院校,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深圳模式”。一、办学基础条件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24257人。专业设置:现有专业85个,所有专业对接深圳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势产业;建立14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含3个以上专业,建有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群)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生师比16.83:1,兼职教师占比27.52%,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占比22.34%;专任教师总数144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比90.0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51.14%,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177人;“双师型”专任专业课教师占比85.60%;近五年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23项。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时占比61.84%;顶岗实习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有38个,与华为等41家规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华为、比亚迪等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12个;近两届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26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实现了广东省各级各类教育在特等奖上零的突破。科研与社会服务: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92项;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3717.486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人次数是全日制在校生数的3.9倍。基础设施:学校现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深汕合作区等六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509.48亩,生均占地面积123.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2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2.6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2.00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76万元;生均图书169.75册;现有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103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8个,校外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520个。办学经费:以市财政投入为主,办学经费充足。近三年年均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为25.62亿元。二、办学优势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率先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视察深职院时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同年11月,根据孙春兰副总理的指示,国务院在深职院举行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2021年7月,深职院探索构建的“六融合”“六个共同”产教深度融合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向全国推广借鉴的“深圳经验”。人才培养质量高。学校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4.2万余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就业率、毕业生创新创业率、毕业生起薪水平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等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示范专业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项,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9个,国家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3门;获批省部、市区级科研平台56个,获省、市级奖励61项,近五年科研到账经费5.73亿元,年均1.15亿元,科研经费总量位居全省高校前17名。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4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1.14%,其中正高级教师177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占比26%。现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415人次,其中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技术能手1名、珠江学者6名、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技术能手5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1个、*和杰青团队3个。学校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引进美国霍夫曼诺奖团队等一批重量级团队